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已有53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2万余人,教职工167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618 人,博士学位教师38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中原千人计划、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
学校在招本科专业58个,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27个。
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深高铁纵贯南北,京珠、大广、沪陕、新阳、焦桐等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穿境而过,1小时高铁可达武汉、郑州两大省会城市,交通非常便利。
拥有豫南高校最大的图书馆,现有馆藏中外文图书文献、电子图书445万册,建有全国高校最大的体育中心。教学楼、艺术楼、梦工场、医学实验楼、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设施完善,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比赛中获奖2000 余项,其中10名学生先后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内高质量就业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深入推进产科教融合、校地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筑防水防护行业学院”“原料药绿色制备行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乡村设计学院”获批省级特色设计学院。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名校。我校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11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招生留学生90余人。“黄淮一迈索尔国际软件工程学院”列入河南省“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学校入选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2014年以来,学校连续承办了十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淮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发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加快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住宿条件:标准6人间,有空调、wifi、阳台。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每栋公寓配备专职门卫和保洁人员,设有自助洗衣房。
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前身为黄淮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目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58人。现有教职工98人,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含在读),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90%。教师队伍中双师双能型教师37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社科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天中学者”等17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0人。聘请10余名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国内“双一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