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首页 >> 师范专业认证 >> 教学案例库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教学案例库 >> 正文
《“探界者”钟扬》 教案
日期:2024-12-03 22:27:20  发布人:文化传媒学院  浏览量:0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2、学习本文多用概述或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

3、学习钟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钟扬

颁奖词:超越海拔6 000,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人物简介:2017925,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藏大学教授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

(设计意图:由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导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定下全文情感基调,同时为接下来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张本。)

二、写作背景

2017925日,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藏大学教授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钟扬不幸离世的消息令学界深感悲痛,许多学者和记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撰文纪念这位良师益友。本文就是中国青年报记者撰写的一篇报道。

三、人物介绍

钟扬——新宁人的骄傲钟扬(19645月—2017925日),湖南邵阳新宁人。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179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20183,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钟扬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四、题目解说

“探界者”有多重含义:①探学习工作之界,②探植物学之界,③探科普之界,④探教书育人之界,⑤探生命之界。这些充分体现了钟扬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述钟扬的身份及生命历程。

第二部分:“英雄少年”寻求生之所爱。

第三部分:“种子达人”献身于种子事业。

第四部分:“科学队长”普及科学知识。

第五部分:“接盘”导师悉心培养学生。

第六部分:探寻生命边界。

六、全文分析

1.初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概括文章写了钟扬的的哪些事,并从每一部分中选择一个文中的词语概括他的优秀品质。

“英雄少年”——“不安分”(坚定乐观)“种子达人”——“钟大胆”(爱岗敬业)“科学队长”——“愿意救人”(热心科普)“接盘导师”——“暖”(担当关爱)“生命延续”——“先锋者”(牺牲忘我)

2、分析开头部分。

⑴开头用拟南芥引出钟扬的作用:结构上,从与人物一生主要贡献相关的植物入手,引出主人公;内容上,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主题上,用拟南芥象征并赞扬钟扬的普通、质朴、顽强。

⑵“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与生命的长度衬托,更显出其生命价值的意义。

3、分析“英雄少年”部分。

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贬词褒用,点明他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也照应作者给予他的“探索者”的评价。

⑵对母亲、妻子的回忆的描写的作用:从侧面烘托钟扬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特点。

⑶穿插钟扬与妻子的婚事的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真实的立在读者面前,也突出了人物的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又照应上文“不安分的人生”。

4、分析“种子达人”部分。

⑴对生活品质的“不讲究”与对工作的“不将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⑵“作为一个植物学家……”一段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他的工作热情,又展示出他性格的幽默风趣的一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⑶“惊险和惊喜并存”:惊险,指工作环境,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惊喜,指工作有收获,能采集到珍贵的种子样本。

⑷采集到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的典型事例,表现了他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艰辛、不懈努力。

5、分析“科学队长”部分。

⑴一开头直接引用钟扬的语言“生命诞生以来……”,表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语言与他的身份相符合,科学而严谨。

⑵钟扬对建自博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文章引用设计部主任的话,从侧面表现了钟扬对自然科学普及所做的贡献,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

⑶跟上海科技馆合作,有很多身份,都体现出对科普工作的火一样的热情,突出他对科普事业的热爱。

⑷从上海实验学校一位学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钟扬在科普工作中什么都干,什么都做得令人肃然起敬,并归结到钟扬的育人上,从侧面突出他的工作上的热情和才华以及对人的影响。

6、分析“‘接盘’导师”部分。

⑴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表明他的质朴、仁爱、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⑵引用钟扬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就像我们……”,把培养学生比喻为采集种子,表现对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

⑶博士生的回忆,表明钟扬对学生的关爱,不怕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努力帮助学生成长。

⑷钟扬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而且“各显神通”,再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学生的成功烘托钟扬教育的成功。

7、分析“生命延续”部分。

⑴线虫的实验证明,改变基因是可以控制生命的长短的,但代价是丧失生育能力。钟扬的回答表明,如果要放弃工作来实现长寿,那对他来说,这样的长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引出钟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⑵“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用钟扬自己的话进一步阐述了他眼中的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自我。

⑶西藏大学老师展示的钟扬2017624日的工作安排,表现了钟扬对待工作的“时不我待”的拼命精神。

⑷钟扬的愿望很多,他感觉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在他心目中,工作、愿望比生命更重要。

⑸结尾呼应文章开头,对钟扬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8、这篇通讯报道在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方面有哪些特点?

第一,善于用事实说话。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

第二,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

第三,侧面烘托。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七、中心思想

这篇人物通讯报道了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备尝艰辛,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的事迹,突出他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奉献精神。

八、写作特点

多方面、多渠道搜集材料,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人物。文章从植物学家、科普达人等角度,选取钟扬的典型事例,既介绍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展现他工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选择的众多人物中,有张扬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等;描写的角度有钟扬工作方面的,有生活细节方面的。文章所记事件虽然很多,而且看起来有点“乱”,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讴歌钟扬的爱岗敬业、牺牲奉献精神)来安排的,所以又散儿不乱,多而集中。

九、补充资料

人物通讯

定义:以写人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中心内容:报道个体,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报道群像,突出几个典型人物。

分类:长篇通讯、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常见写法: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思想境界;通过人物言行表现性格特征;通过细节、心理刻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写作特点:抓住人物特点;揭示出人物情怀和思想境界;典型事例。

十、总结全文

人物是时代的精灵,人物通讯永远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有句话说得好,“路为纸,地成册;行做笔,心当墨”。当代新闻人都应该有这种使命与理想,行走大地,情注笔尖,通过对个体人物的精彩描述,来反映我们所在的这个砥砺奋进的伟大时代。

钟扬的故事令我们印象深刻,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要有所谓,但也有人说一生的时间大短,我们更应该以享受人生和陪伴家人为主,你是怎么认为的?

仿照画线句,仿写两个句子。

钟扬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做科研要立定心志,肯下功夫。我们要有像猎犬一样灵敏的嗅觉,把握前沿;像豹子一样迅猛,立即行动;                                                

答案:

像蚂蚁一样团结;坚定信念,像黄牛一样勤劳;坚持不懈。


核发:文化传媒学院 点击数:0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