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首页 >> 师范专业认证 >> 教学案例库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教学案例库 >> 正文
《优美的汉字》教学教案设计
日期:2024-12-03 23:08:18  发布人:文化传媒学院  浏览量:0


课题

《优美的汉字》

总课时1学时

 

教材分析

《优美的汉字》是人教版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框架清晰,对有关汉字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都做了简要的介绍,除此之外又附有图片等生动的例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对汉字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把握。

 

学情分析

学生对汉字并不陌生,所以不难把握汉字起源、形体、构成等知识,但刚入高中的学生对汉字知识具体系统的了解有限,特别是对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设计上注重从汉字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力求通过研究探讨活动,使学生深入挖掘汉字文化内蕴。

三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从整体上了解汉字,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2.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 
 
2.进行研究性学习,侧重于对汉字文化内蕴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汉字,培养热爱祖国的文字的情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重点、

难点

 

1、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2、从不同角度欣赏汉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交流感悟。聆听汉字的音美;欣赏书法艺术,感受汉字的形美;趣解汉字,感受汉字的意美。 使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更加热爱汉字,更加热爱祖国的汉字文化。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目标

达成预测

一、导入课题
   
放歌曲《中国娃》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设置情境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形美;汉字还有有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走近汉字

(一)寻根——汉字的起源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

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鲁迅曾对仓颉造字这一史实,作过精辟的论述,意即文字非一人独创,而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但以仓颉为杰出代表的汉文字创造者,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后世誉之为“文字初祖”,实乃当之无愧。

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字大约有4500个,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现在还可以认读。

(二)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产生就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其中有数量的增减和笔画简繁的变化,最主要的还是汉字形体的变化。从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汉字的构成

汉字的构成就是汉字的结构,影响最大的学说是“六书说”,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另外,形声字的构成方式,举例如下: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

(四)汉字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独特的表意文字,可以说,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我们一方面可以就某一汉字分析它的字形及背后蕴藏的文化观念,比如“奚”,本义是奴隶,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一只手抓住一个人的头发的形象,这反映出奴隶社会奴隶们的悲惨处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鉴赏书法作品,欣赏对联、字谜、隐语等,发现汉字与文学艺术的联系。

接下来我们从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三个角度来赏析一下。

1听汉字的音美

听诗歌感受(声调/音韵)《念奴娇 赤壁怀古》

思考:从汉字声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受。 
  教师指导: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音节和谐、抑扬顿挫。
  2、看汉字的形美展示名人的书法艺术 
  思考:从汉字的笔画和字形的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指导:汉字的字形由点横竖撇捺等构成。其方方正正、四平八稳,那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或跳起了拉丁舞、有的如同酒醉的成龙打起了醉拳更是让我们感到的是在欣赏汉字在纸张上跳舞,所以说书法是“纸上的舞蹈”。 


  我们用耳朵欣赏了汉字的音美,用眼睛鉴赏了汉字的形美,下面就请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汉字的意美。简洁的汉字,有怎样的意美呢? 
  3
、味汉字的意美(1)欣赏汉字日、月、山、明

教师:(幻灯片)一轮圆圆的红日描画出太阳圆圈的形状,如钩的新月与太阳的形状区别开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简单的几笔勾画,万物形态尽现。 
  引申:学生讲解“明”字的象形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 
  (幻灯片):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2)研讨:学生指出教师给出的汉字的意义 
  劣  平时如果用力少, 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 

选   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美羊大为美。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活,物质欠缺。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

三、总结:师:汉字不仅源起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其音、形、意亦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 
  四、汉字与我

1、请用优美的汉字来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 (名字是父母给子女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爱与期望)

点拨:本名“志坤”,“志”,自不必细说,意思是“志向”。那“坤”呢?《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 为“土”加“申”它的古字为“川”, 而“川”又训为“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厚实和顺,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我也希望自己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努力进取来增厚自己的美德,容载万物。

2、运用本课所学,依据你的名字为自己取个字或号。 
  要求: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又有意境美。 
  (提示:或与名字同义,或近义,或反义,或双关,或拆字……) 

举例子:本人也给自己拟了一个号——“浩宇微尘”

五、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找一些汉字,体会汉字丰富的内涵。 比如“雨、寒、休……”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以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来结束这节课(师生共同朗读):

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汉字)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

师:汉语有着独特的美,这是一种人性的美、智慧的美、从容大度的美,这种美本身就是灿烂辉煌的汉语魅力和优势的表现,我们为汉字的精美深邃而骄傲,为祖先的聪颖睿智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上荣光,我们也更应为祖国赢威望,为重振中华雄风弘扬中国文化而竭尽全力。

进一步导入,直扣目标,让学生关注汉字的音、形、意

 

追根溯源,并以美丽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兴趣

 

加以客观评价

 

简要介绍汉字形体演变历程

 

对汉字的构成方式的把握,有助于了解汉字的意义,加强记忆形近字

 

总述了解汉字文化的意义及切入点

 

明确赏析角度

 

点拨其从语速,语调及韵脚等方面感知

 

调动学生视觉感官,让其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点横竖撇捺的有序组合

 

以实例阐释汉字意蕴美,全面调动学生的脑、眼、口、手,锻炼学生想象联想能力,激发其主动思考,组织语言,创设意境

 

在学生兴味正浓时,及时总结引导

 

趁热打铁,教师现身说法,鼓励学生从自己及身边人的名字上下工夫,让学生切身体会汉字魅力无穷,并要求其动脑动手,锻炼学生活学活用

 

以作业的形式,巩固加强课堂效果

 

以师生朗读形式,带动学生情感,使之久久回味

板书设计优美的汉字

起源

形体

构成

文化

音美形美意美

教学反思:

汉字专题题目较大,书上条目虽然清晰,可过于笼统,若仅仅从汉字起源,形体,结构讲解,会过于枯燥,所以设计此课,不仅讲解有关汉字的具体知识,还在“美”上下工夫,从学生自身及其身边找切入点,以求将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汉字的神奇魅力,激发其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其热爱汉字情怀。



核发:文化传媒学院 点击数: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