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首页 >> 师范专业认证 >> 教学案例库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教学案例库 >>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 思辨性阅读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03 23:10:10  发布人:文化传媒学院  浏览量:0

一、设计依据

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思维品质有着明确要求,要求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化为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统编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涵盖了三个单元的学习,其中的文言文思辨色彩浓厚,传统应试教学局限于具体字、词、句的理解,对文章思辨性阅读活动开展不够。本课将在学生理解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辨性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单元核心任务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我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考虑其现代意义。本课共设计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掌握篇目文意;第二课时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思索事件发生的内外因;第三课时设置情景,引导学生思辨性阅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本教学设计为第三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依据文中烛之武的言行,把握人物形象的矛盾统一性。

2. 欣赏文中烛之武的精彩外交辞令,学习思辨性表达。

四、教学过程

(一)思辨性学习任务一:在文中找出烛之武的言行的语句,思辨性解读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的矛盾统一性。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烛之武的言行的语句,并揣摩此时人物对待事情的态度及心态。

生:自主查找、认真梳理、举手回答。

师:经过同学们的查找大家可以看到在烛之武身上有矛盾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体现呢?

生:国难面前,选择推辞,看似谦虚,实则抱怨,这是烛之武身上的小我的的体现。

生:在得到歉意的回复和利弊的分析后,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出使。这是烛之武心怀大家的体现,他有家国情怀,他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小我

师:大家概括的都很好,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矛盾统一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没有矛盾统一性,将失之于单薄、不丰满,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IMG_260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文我们学习过的哪些人物形象体现了矛盾统一性。

生:祥林嫂命运悲惨让人可怜,愚昧落后让人可气。

生:阿Q被人欺凌又去欺凌别人。阿Q精神胜利法是他愚昧落后的体现,也是他生存的法宝。

生:......

师:因此,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要辩证地分析、多角度解读;塑造人物形象,要注意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统一性。

(二)思辨性学习任务二:欣赏烛之武游说秦王的辞令,梳理论证方法,学习思辨性表达。

教学过程:

师:文章第三段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烛之武用出色的外交辞令使秦王退兵,消弭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暂时保全了岌岌可危的郑国。

师:本文选自《左传》,尽管是一篇史传文章,但是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也可以看作是一段以退师为主题的论说,既然是论说,就会使用到论证方法,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习哪些论证方法。

生: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烛之武的语言,梳理他的论证方法。

生:认证梳理、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分析十分到位,论证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增加论证的说服力,更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师:论证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论证角度和思路却是纲和目。如果说论证方法师,使论证丰富、有力,那么论证思路和角度就是,没有论证角度和思路,论证方法也没办法为内容服务。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第一栏的示范,分析其他几句的关注角度。

生:(认真思索,陆续回答)

IMG_261

师:哲学辩证法中有两条基本原理:一是以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两条原理可以指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据上图回答那些外交辞令用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生:145运用了联系的观点,第1条联系了现实情况,第4条联系了历史,第5夫晋,何厌之有?联系了晋的黑历史。

师:哪些运用了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生:23分别用假设的方式,展望未来,设想结果,来劝导秦王。

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用联系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追溯原因、分析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如果能够运用这样的方法去整理思路,并熟练运用论证方法,那么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将得到提升。

(三)作业设计:请同学们聚焦一个社会问题,从联系、发展的角度,最少运用两种论证方法写一段话。


核发:文化传媒学院 点击数: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