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首页 >> 师范专业认证 >> 教学案例库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教学案例库 >> 正文
《醉花阴》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03 23:11:37  发布人:文化传媒学院  浏览量: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过程与方法:

1.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

3.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教学难点鉴赏词意境美,词中蕴含细腻情感,掌握艺术手法。

二、教学思路

《醉花阴》这首小令内容比较少,而且是李清照在创作的闺怨词,旨在通过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表达感情,具体一点就是在重阳佳节之际,表达对身处他乡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设计时,主要抓住诗人的情感,采用朗读和鉴赏相结合,以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围绕情感来寻找意象和一些关键词,从而分析出作者是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抒情达意的。

三、教学步骤:

1、歌曲导入:(设计说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梅花三弄》凄美,哀怨的旋律首先为课堂创设出一种易安词的氛围

同学们,先让我们来听一曲《梅花三弄》。从那凄美、哀怨的旋律中,你是否感知到了易安词的特点?也许这首词连同这份感情都距离你们太远太远,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刻意回避夫妻间的相思之苦,还不如一开始就让情普照心田,让爱充满课堂,让学生敢于说爱,否则怎么可能被爱打动呢?“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看她将向我们讲述世间怎样的情感故事。

2、走进作者:(设计说明:知人论世是解读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都应该了解其经历、风格,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和文下注释。学生课前收集整理作者生平材料,课堂交流展示。教师补充、归纳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出生于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十八岁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然而好景不长,遭遇靖康之变,两人躲避战乱于江南,南渡不久,丈夫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最后,怀着对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和孤寂中死去。
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照南渡前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被称为易安体,词集《漱玉集》。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

3、读中悟情:(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握词的感情基调。朗读是理解诗歌感情的钥匙。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读的节奏。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让我们从中更好的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

感情基调: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4、朗读、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的技巧,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往往从形象入手,进入诗歌意境,从而把握诗歌感情。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品味诗中精彩的词句,包括对脍炙人口的名句的赏析,对生动传神的字词的咀嚼。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是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各种修辞,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探讨、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多鼓励。)

1)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愁)古诗中写愁的诗句很多,你能想起几句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2)现在就让我们紧扣这个愁字,找出词中能够表达愁绪的词语或意象来,并且结合这些字句自由鉴赏,说说自己的看法。

明确:在上阕中有“愁、永、又、凉”等意象或关键词。愁永昼——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

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不知一切可好。愁不知何日才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这种孤苦伶仃,独守空房的日子。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

佳节又重阳有“再”的意思,本来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都是全家人团聚,一起登高,赏菊的好日子,但在孤独的作者看来,这个重阳无疑再次勾起了自己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一个又字包含了词人无尽的伤感和惆怅之情,真是举世皆乐我独愁呀。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是有刚刚的意思,如家有小女初长成,但在这里译成开始更加贴切一点。因为一天中最冷的时候不是在夜半,而是在日出前后,从夜半时起,气温才开始持续下降,还没有真的凉透。这个表明气温开始下降,还没有凉透,但我觉得这个不仅仅指温度上的凉,更指作者心理上的悲凉,孤枕难眠之时,连心都凉透了。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一夜的则是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3)、同样,我们也可以来分析一下下阕,谈谈自己的看法。

“酒、黄昏、西风、黄花”可以看作是我们解读下阕的一些关键字和意象。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阳这天,诗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至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最后三句设想奇妙,并且有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琅嬛记》

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处。

中,我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但菊花的不是吹出来的,那它的又从何而来?

词人用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 体直观地表现了出来,真不愧为中国第一女词人。还能说出其他把抽象感情形象化的诗句吗?

明确: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这三句,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4)李清照的作品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描写视角和语言的独到之外,还离不开她采用的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现在就以她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比喻和烘托为例,来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明确: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字,但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

5、拓展练习:(当堂训练,鉴赏相关诗歌,激发学生对李清照词的探索兴趣。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请为本词起一个题目。

2)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体会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按顺序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语意应怎样表达?

4花自飘零水自流让你联想到什么?

5)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试作简要赏析。

6、课堂小结: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从炼字炼句的角度;抓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鉴赏表达方式。《醉花阴》这首词,以愁字开篇,以瘦字作结,贯穿全词始终的是词人孤独愁绝之苦和魂销蚀骨的思夫之情。在这首词中明显运用了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从天气写到瑞脑金兽、玉枕纱橱、窗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了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王国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词就很好的诠释了。

7、作业:(进一步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及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

收集李清照相关的词:早期、晚期。对比发现其中情感的差异,增加感性的认识。


核发:文化传媒学院 点击数: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