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学院的前身是黄淮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77年,驻马店师范大专班开设中文专业,1978年开始招生, 1984年,驻马店师范大专班更名为驻马店师范专科学校, 1989年3月,专业名称由中文科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7月,由中文系更名为文化传媒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目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07人。
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学事务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4个负责行政事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办公室,学院还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广播电视编导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网络与新媒体系等4个教学系,1个人文素质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指导中心。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90多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含在读),硕士学位教师6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90%以上。教师队伍中双师双能型教师47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社科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天中学者”等17人。另聘请有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25人,聘请国内“双一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校级特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拥有河南省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河南省线下一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线上一流课程《大学写作》、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广告策划与创意》等优质课程,《视听语言》立项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新闻传播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文化传媒学院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学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文化精品项目、河南省数字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融媒体实验室、电视演播厅、播音教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16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与凤凰教育共建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黄淮—清博校企共建豫南大数据中心”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品牌项目。建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语言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刘涛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创新团队成功获批202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
近几年来,本院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50余部,荣获国家级、地厅级以上各类奖励100多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完成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6项。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
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全院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全院教师齐心协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课程思政,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大胆推行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打造了优质而高效的课堂。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应用能力提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不仅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学院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为我院合作发展联盟单位,建有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3个。学院成立有“方舟文学社”、“青竹话剧社”、 “创意写作工作室”,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文化传媒学院学生近几年公开发表论文、作品300余篇,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400余项。升本以来,有500余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丰硕,2016级学生雒清雅团队的创业项目《放学你别走—复兴汉代寿司拓荒者》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金奖;2019级李小龙团队的“萤火虫教育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扶持西部教育计划”获2020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获2020年河南省团委活力杯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获2021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
文化传媒学院毕业生胸怀赤子之心,奉献祖国的文化和经济建设,他们有供职于企业的CEO,有扎根基层的县乡干部,有坚守于各类讲台的优秀教师。如播撒出的一粒粒的种子,在祖国四面八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