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在梳理文章内容基础上,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行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掌握文章的的论证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进而了解文章“以赋体写文”的特点。
3.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积累文言语法知识。
4.学习作者于文章中洋溢着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1.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梳理秦王朝兴衰过程,进一步把握作者总结的秦王朝灭
亡的原因。
2.学习文章多重对比和铺陈夸张的写法,了解文章以叙代议,以赋体写文的写作特色。
难点:理解以赋体写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这句话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西汉的陆贾常常在汉高祖面前赞美诗书,汉高祖觉得无用,就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大为不悦,却没有问罪于陆贾,反而让陆贾去总结秦灭亡的原因,此后文人竞相在这个题目下大做文章,其中最切题、最出色的文章当属贾谊《过秦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去探寻秦朝兴亡之迹。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史论文章的写作目的在于劝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学习本文,首先要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论秦过,实际上是为了诫汉。
2.梳理秦朝的兴衰过程,了解作者以论点统率材料的写作方式,把握作者以叙代议的写作特点。
3.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作者通过对秦与九国、陈涉与九国、陈涉与秦进行对比, 进而从攻守不同阶段施行策略的角度来总结秦亡根本原因在于其“仁义不施”。
4.积累本课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语法现象。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过秦论》一课是史论文章,学习本单元,要理解史家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丰富文言文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在学习本课之后,可以让学生依据作者的叙述,做一份秦的兴亡简史。
三、学习活动
(一)作家作品介绍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文才显名,二十岁为博士,参与政事,颇受倚重。后因提议改革政治,触犯权贵,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在贬谪中,仍不忘国事。后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因自责忧郁而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著作主要有政论散文和辞赋两类。政论散文如《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过秦论》等,体现了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鲁迅评价其文是“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抒发自己因怀才不遇而忧愤难平的情感。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将其与屈原并称,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二)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介绍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论述秦之过失,以为汉王朝统治之借鉴。上篇讨论秦始皇,中篇讨论秦二世胡亥,下篇则论述三世子婴,课文所选是上篇,主要是记载秦始皇,文章以叙为论,先叙后议,文风雄骏宏肆,气势充沛,历来为学者称赞。
帝制时期,在新的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及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们都会关注到“兴亡之际”的历史现象与教训,同样,贾谊也关注到了这一点。春秋战国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巨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也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西汉初年的政局形势,按照贾谊形象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意思是把火放在柴堆下面,而人睡在上面,火未烧起来就自以为很安全,其实危机四伏。此时,贾谊看到人民很需要修养生息,因此,他借“过秦”以“规汉”,借古讽今,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缓和矛盾,避免爆发社会危机。
(三)疏通文意,理清脉络
疏通文意环节,运用问题导读模式,来帮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第一段问题导读
1.文章从秦国的哪位君主起笔来写秦之崛起?这又是为什么?
2.第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秦国施行的政策的?
3.第一段是如何写秦之崛起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第一段字词积累: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陷固的地方。席、包、囊均为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均是天下的意思。内、外均是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的意思,斗,使动用法,使……相斗
明确问题导读
1. 文章先从秦孝公开始写的。史论文材料的选择是为论点服务的。秦的攻夺天下从秦孝公开始,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秦孝公在位时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故从此开始,并作浓墨重彩的描绘。
2.秦国实施政策总结。秦孝公对内,“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即任用商鞅,厉行法治,发展生产,扩充军备;对外,“外连衡而斗诸侯”,即实行“连衡”策略,离间诸侯各国的关系,以便各个击破。
3.总结修辞手法。从修辞角度,首先运用了“错综”修辞,“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其中席卷 包举 囊括是同义词;天下、宇内、四海是同义词,这样以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概念,属于“错综”修辞里面的“抽换词面”,这样的语言使用技巧在文章中大量出现,可以避免用词重复,提升文句韵律感和节奏。
其次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商鞅用计骗公子卬,并且秦国经过十余年战争,才夺取西河之地,文中以“拱手”二字加以概括,使用了夸张的修辞,目的就是为了“化难为易”,突出秦国崛起势态。
第一段总结:第一段写了秦崛起,从地理优势、人和条件、对内、对外策略以及政治雄心这几个角度来写出了秦国崛起的启示,也为下文统一天下奠定了基调。
第二段问题导读
1.第二段又写了秦国哪些君主,详略如何安排?
2.诸侯抗秦具体策略是什么?实力如何?结果如何?
3.作者为何极力渲染九国实力?
第二段字词积累:蒙、因是继承、沿袭的意思。南西东北是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翻译为向南 向西 向东 向北,是在说秦的对外扩张。致,是招致的意思,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从同“纵”。徒、属、伦都是类、辈的意思。制:利用。亡,动词活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漂:使动用法,使…漂起来
明确问题导读:
1. 第二段详略安排。第二段书写了惠文、武、昭襄、孝文王、庄襄王这五人。对比前文贾谊详写秦孝公与商鞅合作的盛世,作者将其独立一段进行详写;本段的五位君主则合为一段以略写完成,孝文王、庄襄王更是一笔带过,可见其笔法摇曳多姿。这是作者拣择适合的材料以符合主题的判断。通过这些历程铺垫出秦始皇一统天下时的不可一世的声威和霸势。
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实行“仁政”,地域版图不断扩大,秦国实力不断增强,引起各诸侯国的恐惧,于是他们开始想策略抵抗秦国。
问题延伸:
诸侯抗秦具体策略是什么?综合实力如何?
我们以表格的形式,一起来总结一下。六国抗秦的政策是“约纵离横”,离间秦国营垒,他们的实力非凡,九国会盟联合。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招贤纳士,联盟中人才济济,既有战国“四君子”,又有众多著名的战略决策家、外交家、军事家。所以从实力对比来看,九国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可谓地广师众。
诸侯抗秦的结果如何?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从散约败,争割地赂秦,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秦毫不费力,使诸侯皆困,秦胜九国败。
2.文章渲染诸侯国的实力,是为了突出秦国的强大。这样的势力在秦国面前竟不堪一击,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前文对九国气势渲染越足,则其失败愈显沉重,而秦的力量愈显强大。渲染九国声势之大,是为写秦国之强张本,凸显秦国攻天下势如破竹,又是为下文陈涉起义后秦朝之速亡张本,层层铺垫,环环相扣。
3. 作者为何极力渲染九国实力。第二段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合在一起,详加叙述,他们开始四面出击,战果丰硕。因而引起了“诸侯恐惧”,他们以合纵之策对付秦国,谋求削弱秦国实力。他们不惜钱财、土地招募人才,一时间谋士云集,良将荟萃,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此处作者用概述之法,将近百年史实熔于一炉,概而言之,“舍形存神”。九国联合攻秦的结果却是秦不费吹灰之力便离散了合纵之盟。前后构成极大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秦国兵力国势之盛。
第三段问题导读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攻天下” 转为“守天下” ,他施行了哪些政策来加强集权统治?
第三段字词积累:“奋”,有振兴之意,“振”:举起,“策”则是指马鞭子,“振长策”借指用武力征服天下,“御”是驾驭、统治的意思。“履”:登上。“却”使动用法,使它退却。
“抱怨”古今异义,报仇的意思。“愚”,使动用法,使百姓变愚钝,“黔首”因为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此处借代手法,代指“百姓”。“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守。“陈”是动词“拿”的意思,“何”同“呵”盘诘查问的意思
“帝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称帝称王的意思。
明确问题导读:
1. 首先是愚民政策。秦始皇认为先王治世之道不符合其专制统治的需要,而诸子百家之言多讲“仁义”,也与之格格不入,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其次是弱民政策。秦始皇认为人民手无寸铁就不会反抗,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削弱人民的反抗力量,“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最后是防民政策。他“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占据最坚固的地理位置,派“良将”手执强弩,守卫要害之地,遣“精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诘查问过往行人。
极力铺叙的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是为了突出了他的巨大野心,秦始皇的每一项举措,都成为了加速秦王朝灭亡的祸根。
第四段问题导读
1. 本段是如何描述陈涉其人其事的?
2. 陈涉起义军是如何攻打秦国的,结果如何?
第四段字词积累:特殊句式:余威震于殊俗,状语后置句。“迁徙”是指无标志被动,被征发,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的人。蹑:置身。“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时体现出比喻意味。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山东是古今异义,意思是崤山以东。亡是使动用法。
明确问题导读:
1.本段是如何描述陈涉其人其事的?
本段是从出身、才能、兵力、武器这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其中写陈涉出身:作者用一个排比句强调他的地位低下,陈涉的地位远远不及其他人。他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 。才能方面还不及中人,即比不过普通人。陈涉率领的起义军是一群军事实力十分衰弱的疲弊之卒,他们的武器也十分落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出身低微的陈涉率领的疲弊的义军,他们是如何攻打秦国的?结果如何?
陈涉武器拙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但是却得到了天下的响应,秦已呈末世之态,各地反秦势力四起,最终秦帝国迅速崩溃。
问题延伸:
作者为何极写陈涉起义军的卑微?
文中交代了陈涉的出身地位、个人素质以及起义军和武器情况,写出了抗秦力量的薄弱。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强秦并非毁于强大的外部力量,而是统治者自身出现了重大问题。本段与前几段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九国诸侯的联合抗秦,秦不战而胜,而面对势孤力薄的陈涉起义军,秦却不堪一击。发人深省,令人不禁去探究原因,为下文议论做铺垫。
根据史实,灭秦主力是项羽,登上皇位的是刘邦,作者为何略而不谈?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项羽与刘邦的事件和论点无关,作者写作目的是为了指出秦之过。写陈涉的卑微,以及如此卑微的人,却能一呼百应,更能写出秦之过。
前三段写秦由始强到又强到极强,一步步攀登到极盛的态势,而本段却以极为经济的笔墨写秦之突兀而亡,与强调陈涉出身卑微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引起人们深沉的思考,为下文议论造势。
本段小结:第四段写了陈涉起义与秦王朝的灭亡。通过强与弱,盛与衰,大与小,官与民的强烈对比,勾勒出陈涉势单力薄,率领疲弊之众人,却以摧枯拉朽之态迅速推翻秦王朝的历史画面,极具讽刺意味,为下文议论探究秦亡原因做铺垫。
第五段问题导读
1.作者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本段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五段字词积累:于:表比较。锄櫌:耕地用的农具,棘矜:木棍。抗:匹敌。乡:同向,从前。序:安置使有序,朝:使……朝见
明确问题导读:
1. 作者认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卒章显志,作者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秦国在统一天下以后,已经由“攻”势转为了治理天下的“守”势,然而秦始皇却仍然不施行仁义,继续采用得天下时期的“攻”势,实施暴虐政策,如此导致了秦朝速亡。
问题延伸:
那么作者为何要从攻与守角度来谈秦之兴亡呢?
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过秦论》中篇的文字一起来分析。《过秦论》上篇主要是叙述历史,最后一段卒章显志,提出论点,议论的笔墨很少,中篇和下篇则更多的在阐发作者自己的政治见解,我们更加清晰地分析出作者的观点。其中中篇有这样一句话,通过对秦亡原因的分析,展现了自己的历史观点。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意思是说,兼并别国的人崇尚的是权术和暴力,想安定天下的人必定会顺时权变,顺应民心,这是说攻取天下和守住天下(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啊。秦侵吞六国而称王天下后,(但)他(用来统治天下)的方法和策略没有改变,这是他用来夺取天下的方法策略和治理天下的方法策略没有不同(仍然使用权术和暴力),秦集权于皇帝一人而占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是立等可待的了。 “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正是本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的进一步阐释。所以,作者在中篇中更明确地阐明自己的历史观,夺取天下与治理国家要实行不同的政策,他认为在夺取天下的时候,崇尚诡诈的策略和武力,而在统一天下之后,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学会顺时权变。
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依旧采用武力征服天下之时的策略,丝毫没有改变,甚至更加暴虐严苛,因此不久就会灭亡。所以,从攻守不同阶段来讲,作者认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顺时权变,在治理天下时,依旧采用攻天下时期的武力政策,不施行仁义,最终导致亡国。
2. 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五段在探究秦亡原因时候,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观点,而是先将陈涉和九国之师力量进行多角度的对比。从多角度重重对比中,作者借贬抑陈涉起义军,为下文做铺垫。
对比完陈涉起义军与九国之师之后,紧接着回溯对比九国与秦,如此强大的诸侯国联盟,却不及秦一国之力,最后各国争相赂秦,秦统一天下。而如此强大的秦,却因为一夫作难,而身死国灭。作者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用层层对比来更加清晰地探究秦朝灭亡的原因。
(四)总结本文论证思路:
《过秦论》一文综览了秦朝历史发展的轨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叙写了秦孝公时期的野心勃勃以窥周室;之后秦国的五位君主又将秦国势力不断向外扩张,所向披靡;直到秦始皇武力征服天下,才有势如破竹之势。在层层渲染秦帝国的强大到不可一世之时,作者用极简省的笔墨,交代了秦亡背景:陈涉起义军攻秦,天下云集响应,强大的秦国,一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殆尽。最后一段,作者用重重对比的手法,将陈涉起义军、九国之师与秦帝国多方对比,最终分析出秦统一前后的成败得失,指出秦朝的致命过失在“仁义不施”。
(五)总结写作特色
首先从立意取材上,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作者叙史料,不在情节的准确详细,而在于抓住了本质。在观点的统率下,文章对史实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用计谋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概括;又如东方诸国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策略所破,而文本把这些史实都集中在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体现了文章用史概括的特点。
结构上:先叙后议,以叙代议
以大量事实为基础的推演,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作者用步步递进的手法蓄势,由秦孝公富强国力,到惠文王等壮大国势,及至始皇,记述了秦国由弱变强,再由强到弱,进而败亡的史实。作者以叙代议,于剪裁的叙事中寄寓观点,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强秦灭亡的原因
文字语言上:赋体写文,雄骏宏肆
文章以赋体写文,极尽铺陈能事。骈偶句使用非常灵活,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字数不全相等;有时骈句包含在散句之中,如“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使读者在气势磅礴变化多样的文字中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
(六)总结文言语法现象
总结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以及特殊句式,并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过秦论》一文的分析,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了解了作者的对比论证方法和 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从而把握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学习了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五、课后作业
根据《过秦论》的叙述,做一份秦的兴亡简史。
六、板书设计秦之攻势秦孝公奠定基业
过叙史实(1-4)五代强国力
秦秦始皇统一天下
陈涉起义秦族亡
论议原因(5)陈涉与九国对比
九国与秦对比成败异、功业反
陈涉与秦对比